邮箱:54352987@qq.com
手机:15664281728
电话:15664281728
地址:开封市尉氏县水坡镇
发布时间:2023-08-20 16:57:33 人气:239
简述我国菊花栽培历史
菊花( D . mor i f ol i u m) 又名秋菊、菊华、黄花、节华、鞠等, 英 名chrysa nt h emum , 属双子叶植物菊科, 宿根草本, 是我国传统名 花之一。菊花栽培历史悠久, 有文字记载约有3 000 多年的历史。 *早见于《礼记》一书, 载有“ 季秋之月, 鞠有黄华。”这里的鞠指的 是菊花, 意思是说菊花是秋季第三个月份开花, 花色是黄色的( 当 时大多为野菊花) , 确切地记载了菊花的花期和花色。菊花还有起 农时的作用,《夏小正戴氏传》中有“ 九月荣菊…… 菊荣种麦, 时之 急也”。从周朝到春秋战国时代的《诗经》、《离骚》诸书中均有菊花 的记载, 如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道:“ 朝饮木兰 之堕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说明菊花很早就已溶入中华民族文 化历史长河之中。
菊花于秦汉时期开始饮食药用, 在汉朝《神农本草经》中记有 “蜀人多种菊, 以苗可入菜, 花可入药, 园圃悉植之, 郊野人采菊供 1 菊花栽培新技术 菊肆。”论述了菊花的食用和药用功能。《西京杂记》载有“ 菊花舒 时, 并采茎叶, 杂米酿之, 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 就饮焉, 故谓之菊 花酒”。道出了菊花可作酒饮用。由此可知我国栽培菊花*初是 以饮食药用为目的。
东晋诗人陶渊明喜爱菊花, 其《饮酒(其五)》诗:“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采菊花篱下, 悠然见南 山。山色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其中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说明菊花在晋代已转向田园栽培, 并由 食用、药用饮食过渡到自然观赏。而整首诗是作者借菊抒发自己 不为社会所重用远离尘世, 回归自然的隐逸心境。陶渊明也是第 一个为菊花在百花纷纷枯萎的秋冬季节傲霜怒放, 香味清新, 繁英 似锦, 姿态优雅, 不畏寒霜、孤标傲世的高贵品质作诗的人。他称 赞:“ 芳菊开林耀, 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南北朝 时, 人们对菊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陶弘景将菊花分为“ 真菊”和 “苦薏”两种, 并定义之。茎紫, 气香而味甘, 叶可作羹食者为真菊; 青紫而大, 作蒿艾气, 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 非真菊也。而此时菊 花已更多的为人们生活所用。如每年夏至人们常把菊花和小麦研 成灰, 用来防治囊虫。
唐朝开封菊花栽培更加广泛, 已由原来的田园栽培普及到庭院栽 培, 并成为广大民众栽培、欣赏的花卉。孟浩然一诗《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 圃, 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生动的描绘了秋日农 家饮酒赏菊的情景, 不难看出菊花已遍布城乡。唐朝菊花的栽培 技术有了飞跃的提高, 嫁接法繁殖菊花开始应用, 并且培育出紫色 和白色品种。
开封市金九园艺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开封菊花苗、菊花种苗繁育,盆栽菊花、菊花造型艺菊生产及菊展设计布置、五色草种植、五色草造型设计、施工等于一体的专业从事菊花、五色草生产的公司。菊花苗批发基地、开封菊花种植批发基地
宋朝菊花的栽培更加兴盛。已由原来的露地栽培, 转向盆栽, 也正式由田园栽培的自然观赏过渡到人工造型艺术的欣赏。并且 在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记有菊花的栽培、管理、繁殖、整形、摘心、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技术。第一部菊花专著刘蒙的《刘氏菊 谱》( 1104 年)诞生, 全书记载共有35 个品种的菊花, 作者又依颜 色对其进行分类,“ 以黄为主, 其次为白, 再次为紫, 而后为红。”并 记载了各个品种的花色和产地。宋代菊花品种迅速增加, 史铸 ( 1214 年)的《百菊集谱》记载菊花达160 多个品种, 并记有举世珍 品绿色的“绿芙蓉”和黑色的“ 墨菊”。宋朝赏菊、赛菊活动层出不 绝, 苏东坡的《题万菊轩》诗中记有“一轩高为黄花设, 富拟人间万 石君”, 描述了盛大的赏菊场面。宋朝赞菊品质的诗篇不亚于唐 朝。陆游《枯菊》“翠羽金钱梦正阑, 空余残蕊抱枝干。纷纷轻薄随 流水, 莫与桃花一样看。”朱淑贞《菊花》“此花能白又能红, 晚节犹 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上老, 不随黄叶舞秋风。”王安石爱菊花的 性格淳厚, 在《黄菊有至性》中有“ 黄菊有至性, 孤芳犯寒威”的名 句, 将菊之刚直不阿的倔强个性、宁折不弯的铮铮铁骨跃然纸上, 其间寄托了诗人充沛的激情, 给人以积极向上的胆魄、勇气和力 量。论其药用的有欧阳修《菊》:“ 共坐栏边日欲斜, 更将轻蕊泛流 霞。欲知却老延龄药, 百草枯时始见花。”
唐宋时期是我国菊花发展的重要时期, 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 经验和宝贵的资料。
辽元时期为菊花发展的低谷期, 有关菊花的记载很少。到了 明朝, 菊花的栽培技术更趋完善, 品种又有所增加, 菊谱也多起来。 王象晋《群芳谱》( 1630 年)记载了将近300 个菊花品种, 包含至少 16 种花型。除此之外, 先后有多篇艺菊专著问世。李时珍在《本 草纲目》中剖析了药用菊的赋性,“ 菊备受四气, 饱经霜露, 叶枯不 落, 花槁不零, 味兼甘苦, 秉性中和。”到了清代, 菊花专著如同雨后 春笋般涌现, 如刘灏《广群芳谱》、陆延灿《艺菊志》、颜禄《艺菊须 知》、计楠《菊说》、吴仪一《徐园秋花谱》等等。此时菊花品种日益 增多, 这是自唐宋以来菊花第二次进入发展高峰阶段, 为皇帝、贵 族所重视。从皇宫府弟至乡村居民, 养菊、赏菊成为民风。特别是 菊花栽培新技术 乾隆年间, 因乾隆特别爱菊, 各地臣子不远千里纷纷献菊, 并培育 出许多珍贵品种。
上一篇:开封菊花目前的生产现状
下一篇:观赏菊市场
相关推荐